健康科普堂 – 說說維生素D
維生素D包括維生素D2(麥角骨化醇)和維生素D3(膽骨化醇)。前者存在於植物中,後者系由人體或動物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維生素D的前體)經日光中紫外線的光化作用轉變而成。
1.食物中的維生素D:天然食物含維生素D很少。含維生素D最多的分別是深海魚、動物肝髒、牛奶、雞蛋、蘑菇、蝦等;水果、蔬菜有櫻桃、番石榴、紅黃椒、柿子、草莓、橘子、西蘭花、獼猴桃等等。
二、維生素D的生理功能和代謝?
維生素D的生理功能主要是通過作用於靶細胞(腸、腎、骨)而發揮其抗佝僂病的生理功能。
1.促進腸對鈣、磷的吸收;
2.促進腎對鈣、磷的重吸收,有利於骨的礦化作用;
3.促進破骨細胞成熟,促進骨重吸收,舊骨中鈣鹽釋放入血;
4.刺激成骨細胞,促進骨樣組織成熟和鈣鹽沉積。
三、維生素D缺乏的主要臨牀表現及病因?
維生素D缺乏的主要臨牀表現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本病在臨牀上可分爲4期。
初期(早期):多見6個月內,特別是3個月以內小嬰兒。多爲神經系統興奮性增高的表現,如易激惹、夜驚、多汗、搖頭、“枕禿”等。此期常無骨骼改變。
活動期(激期):VitD缺乏未經治療,繼續加重,出現典型骨骼改變。X線長骨鈣化帶消失,幹骺端毛刷樣、杯口樣改變;骨骺軟骨盤增寬,骨質疏鬆,骨皮質變薄;可有骨幹彎曲或骨折。
恢復期:經治療及光照後,臨牀症狀和體徵減輕或消失,漸恢復。
後遺症期:多見於2歲以後兒童。因嬰幼兒期嚴重佝僂病,殘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無任何臨牀症狀,化驗正常,X-線病變消失。
其病因主要有:
1.圍生期維生素D不足:母孕期、尤其母孕後期維生素D營養不良,以及雙胎、早產均使得嬰兒先天儲備不足;
2.日照不足:由於戶外活動少,或空氣污染、雨霧過多、防曬霜的應用等,均造成日照不足,影響內源性維生素D的生成。
3.生長速度快,需要增加:早產、雙胎嬰兒生後生長發育快,需要維生素D多,且孕期儲備不足,易發生佝僂病。營養不良者往往發生少。
4.食物中補充維生素D不足:天然食物如人奶、牛奶含VitD均少,若不常曬太陽,則易患此病。
5.疾病影響:胃腸道、肝、膽、腎髒等疾病。
四、臨牀上如何診斷維生素D缺乏?
全球佝僂病共識(兒童)指出:
VitD充足(Sufficiency):50nmol/l;
VitD不足(Insufficiency):30-50nmol/l;
VitD缺乏(Deficiency):30nmol/l;
VitD中毒(Toxicity):250nmol/l。
我們建議中國:以50-125nmol/L爲宜,臨牀以以50-70nmol/L爲最佳。
五、維生素D缺乏應如何治療?
治療目的在於控制活動期,防止骨骼畸形。
一般療法:合理飲食,堅持經常曬太陽(6個月以下避免直曬,有增加皮膚癌風險)。
藥物療法:不主張採用大劑量維生素D治療,治療原則以口服爲主。①一般劑量爲每日2000-4000IU,連服1個月;②用藥期間強調定期隨訪的重要性,建議初始治療滿1個月時復查、3個月復查,滿1年及此後每年監測維生素D。
六、日常中如何預防維生素D缺乏?
1.戶外活動:多曬太陽,保證戶外活動時間,平均1-2小時/天。由於嬰兒皮膚嫩,日光照射無論時間、還是裸漏面積都要注意循序漸進,尤其6個月內避免陽光直曬。
2.維生素D補充:無論母乳還是人工喂養,生後數天即開始補充VitD400IU/d;大年齡及青春期兒童,應VitD強化食品(強化牛奶、谷物等)和VitD制劑補充相結合,400IU/d仍作爲推薦,乳及乳制品攝入不足和營養欠佳時適當補充微量營養素和鈣劑。
七、維生素D推薦劑量?
生後即可開始,0-1歲兒童維生素D的攝入量最低爲400IU/d。1歲及以上兒童至少爲600IU/d。
郭春豔,沈陽市婦幼保健院兒科門診兼新生兒病房主任,主任醫師。遼寧省圍產醫學委員會胎兒組組員。從事兒科臨牀工作20多年,積累了豐富的臨牀經驗,擅長兒科各種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尤其擅長新生兒危急重症的搶救及小兒呼吸機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