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長溼疹,是「溼毒」所致?這一中醫經典方,幫你有效祛溼疹

春天陽氣升發,生機盎然,萬物欣欣向榮,本是一年之中最美好的時光,但最近很多朋友表示臉上、手臂、小腿或者頸部等部位長了溼疹,露出密密麻麻一大片紅疹,不僅難看,還特別癢,真是令人心煩!

溼疹,其實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冬春節高發,據統計,全世界約有20%的兒童和成年人受溼疹困擾,而我國,流行病學資料顯示,我國一般人群患病率約為7.5%,兒童患病率高達18.71%。

目前溼疹的治療,西醫主要以局部使用糖皮質激素、口服抗組胺藥,或應用維生素C、鈣劑為主,然而有研究表明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會出現皮膚色素改變,皮膚萎縮和毛細血管擴張等症狀;鈣劑的使用初期可出現皮膚灼熱感、刺痛感和瘙癢加重等不適;而抗組胺藥的使用具有可引起睏倦、嗜睡等不良反應。一方面,這些藥物的副作用影響患者用藥的依從性,另一方面,不規範的使用容易導致溼疹慢性遷延,變得更加難治。

在中醫學上,關於溼疹的病因病機及治療早有系統的論述,《黃帝內經》指出「夫邪之生也,或生於陰,或生於陽。」認為溼疹等皮膚病主要由於邪氣入內,正氣不勝邪,邪發於表所致。《外科真詮》曰:「血風瘡生於兩脛內外臁……多生於好飲之徒,過飲於酒以致溼滯不散,血氣一衰,瘡漸生矣。治之之法,必須斷酒。」認為溼疹由溼滯不散所致。

事實上,臨床所見,一般皮膚病,或喜食膏粱厚味,導致溼邪內蘊,或兼感風溼熱毒,溼熱之邪,內不得疏洩,外不得透達,日久深入血分,鬱於肌膚腠理之間而發。

在病機上可概括為血分溼熱,治療可以解毒、涼血、散風、滲溼諸法合施立一通用方,隨症加減進行治療。

【加減法】

熱毒壅盛者酌加蒲公英、紫地丁、膽草炭、梔子炭;

陽明熱盛,口乾者加生石膏;

大便秘結者酒軍、元明粉;

散風可加紫背浮萍、芥穗炭;

瘙癢較甚者加烏梢蛇;

溼熱較甚者,加苦參、地膚子、白鮮皮;

舌苔白膩者加蒼朮;

疹色鮮紅者加生地榆、荷葉、赤芍。

註:中醫講究辨證論治,本文把藥物劑量去除,以防大家盲目用藥。

在中醫發展史上,對該病的最早記載,見於《黃帝內經》,此後,後世醫家對其進行了更深入的探討,《金匱要略》中指出:「浸淫瘡,黃連粉主之。」首次以方藥的形式提出該病的治法。《諸病源候論》中記載:「諸久瘡者¨¨為風溼所乘,溼熱相搏,故頭面身體皆生瘡。」明確指出風、溼、熱三邪為溼疹的主要致病因素,初步奠定了該病的病因病機基礎。

中醫對溼疹的認識不斷深入,不僅對該病的臨床症狀和病因病機作了較詳細的敘述,而且也積累了豐富的治療經驗。中醫治療溼疹的優勢在於強調標本兼顧,整體與局部辨證相結合為基本原則,以控制症狀,減少和預防復發為目的,不僅能很好地祛除溼疹,還可有效減少復發,從遠期的調理效果來看具有明顯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