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徵兆發熱、傳染性極強!

最近,不少家長發現

有種病毒又開始「刷存在感」

不少孩子出現發熱、

口腔咽喉長皰疹的症狀

這可不是簡單的口腔潰瘍

而是皰疹性咽峽炎

近日,「廣東疾控」發布提醒

近期皰疹性咽峽炎高發!

什麼是皰疹性咽峽炎?

有什麼症狀和特點?

要怎麼做好護理?如何預防?

一起來了解

每年7月是高發季節

傳染性和流行性極強

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一樣,都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兒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急性發熱和咽峽部皰疹潰瘍爲特徵。

該病呈現傳染性和流行性極強、傳播速度快等特點,主要通過密切接觸病人的糞便、皰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以及皰疹液及被其污染的手、玩具、牀上用品等而發生感染。

多發於5歲以下兒童,免疫力低下的成人(如產後媽媽)也可感染,每年7月是高發季節。

undefined

中招後主要表現爲發熱、咽峽部皰疹、咽痛、流涎、因咽痛影響進食。單純皰疹性咽峽炎在沒有合併細菌感染的情況下,引起的併發症較少,幾乎不會出現重症危及生命。

該病爲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重者可至2周。

皰疹性咽峽炎與口腔潰瘍的區別(圖源:深圳疾控)

主要病程——

潛伏期(5天):可無任何症狀,但病毒會在體內大量複製。

前驅期(2天):突然持續高熱或反覆高熱,可達40℃,並伴有咽喉紅腫、食欲不振等症狀。

水皰期(3天):除高燒外,口腔上齶粘膜出現水皰。

潰瘍期(4天):低燒或退燒,水皰破潰形成爲淺潰瘍,因潰瘍疼痛出現流口水甚至拒食現象。

孩子「中招」該如何護理?

勤測體溫

注意患兒體溫變化,防止高熱驚厥。患兒體溫超過39℃時,應服用退燒藥,或通過冷溼敷法、溫水擦浴法進行降溫。

多喝涼水

熱水會加劇患兒口腔疼痛,鼓勵多喝涼水,可多次少量喝水。

清淡飲食

患病期間注意休息,多喫新鮮蔬菜及營養豐富易消化的流質、半流質食物,味道要清淡,溫度偏涼一點。

避免外出

患病期間儘量避免外出,暫不與其他兒童接觸。

密切關注

此外,尤其需要注意的是

該病傳染力較強

患兒需要2周隔離

皰疹性咽峽炎有較強的傳染性,發病後,可通過咽部分泌物和糞便排出病毒,呼吸道排出病毒一般持續3天,糞便持續排毒時間可長達3個月,通常以發病後1周內傳染性最強。

所以,一般需要2周時間居家隔離,以免傳染給他人。

大家也不必過分恐慌

提前做好預防很重要

如何預防皰疹性咽峽炎?

雖然皰疹性咽峽炎在5歲以下孩子中高發,但成人也易感,尤其是免疫力弱的成人更易感,比如孕婦和產後媽媽。

成人感染後通常不會發病或者只出現較輕的症狀,但是會把病毒傳染給孩子。

做到以下幾點可以有效預防

多通風,在疾病高發期間,避免帶孩子去人羣密集、空氣流動性差的地方;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注意飲食衛生;

孩子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清洗消毒。

加強體育鍛煉,增強免疫力;

6月齡-5歲的適齡兒童可接種EV71滅活疫苗(但請注意,不同疫苗產品的適種年齡略有不同),預防由EV71病毒所引起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等疾病,減少重症、死亡病例的發生。

最後提醒大家

手足口病也處於流行高峯期

它和皰疹性咽峽炎是「表兄弟」

引起感染病原體、傳播途徑、

易感人羣、流行季節……

都是一樣一樣的

同樣要注意做好防護哦!

皰疹性咽峽炎與手足口病有什麼區別?

相同之處:

兩者都是由腸道病毒所引起的疾病,具有一定相關性,而且二者病毒間有許多重疊,導致症狀與傳播非常相似。二者口腔的咽部和軟齶都會長皰疹,並會伴有不同程度的發熱和咽痛。

不同之處:

皰疹性咽峽炎:只有口腔和軟齶會長皰疹,咽痛明顯。

病情較輕,持續2周,可自愈。

手足口病:在口脣、手和腳,包括肛門周圍,也會長有透明小水泡,關節部位還可見皮疹,咽痛症狀不明顯。

病情較輕,持續2周,可自愈;病情較重,發展爲腦炎;有0.1%的風險發展爲腦出血。

皰疹性咽峽炎與手足口病的區別(圖源:深圳疾控)

各位請注意做好防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