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得癌症的年輕人愈來愈多?怎麼辦?
星座專家薇薇安,43歲病逝。翁雯柔醫師,44歲,肺腺癌。鴻準董事長郭臺成,43歲,血癌。藝人徐華鳳,37歲,胃癌。部落客趙大鼻,23歲,淋巴癌
「人在上帝面前就像小玩偶,上帝用祂的金手指輕輕一推,你就會栽個大跟鬥,好突然、好瘋狂,並沒有好心有好報,像我哥哥這樣好的人,可不可以請你不要推他,他是我最好的哥哥,23歲,還在發光的年紀……」
這是趙大鼻的妹妹在部落格發表的文章,她難掩心中恐慌,不懂哥哥原本應該綻放的生命爲什麼受到摧殘?
趙大鼻在當兵時,左邊脖子上發現一顆花生大小的硬塊,原本不以爲意,而且怎麼檢查都找不出原因,直到長到高爾夫球大,任誰都覺得不對勁,醫生叫他趕快去腫瘤科檢查,切片報告是淋巴瘤,「整個人突然被泡到冰水裡,嚇得讓人發抖,」他在《大鼻抗癌日記》中形容。
不只趙大鼻,長庚醫院醫院皮膚科醫師翁雯柔44歲、臺大外科醫師劉明松38歲、藝人徐華鳳37歲、資深新聞人黃創夏35歲、鴻準董事長郭臺成43歲……都在人生壯年,都正在全力衝刺時意外罹癌。
「不到5點,太陽要下山了!」前衛生署長、中研院院士陳建仁感慨形容,因爲他的助理及就讀醫學院的外甥也都在二、三十歲年紀輕輕就罹癌。
就如同陳建仁的感受一樣,很多人感覺怎麼在臺灣,年輕人得癌症愈來愈多?
事實上,癌症與年輕人的距離其實很近。
恐怖的香煙、檳榔、環境荷爾蒙
從流行病學來看,口腔癌、食道癌和抽煙、喫檳榔有關,在臺灣不再是年輕抽煙、喫檳榔,老來得口腔癌,而是年輕時癌症就上門。
「臺灣地區成人與青少年之吸煙率及吸煙行爲調查」發現,青少年在高中時期吸煙率增加快速,15~17歲男生吸煙率從3.6%大幅增加至27.9%,女性則由2%增加至7%。
23歲的趙大鼻罹癌後在醫生要求下戒煙,他回想讓他學會抽煙的啓蒙老師是「劉德華和木村拓哉」,看了他們的戲覺得抽煙好帥,請同學教他。考完高中聯考後去打工,一羣男生都在抽,自己就漸漸上癮。
男生也在高中時期學會嚼檳榔。國健局的調查也發現,男生嚼檳榔率在15~17歲也從3.3%增加至8.5%,臺灣口腔癌病人九成有嚼檳榔的習慣。
令人氣餒的是,口腔癌是癌症中最容易早期發現,「口腔癌嘴巴張開就看得到,」奇美醫院柳營分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黃文聰說,但臺灣一半以上的口腔癌患者發現時,都已經是三、四期了。
年輕女性最容易得的癌症是乳癌,依衛生署最新統計,每8個乳癌病友就有一個40歲以下。
後來研究人員又收集了1萬多個婦女的血液樣本,其中58名在研究中正巧得到乳癌,他們便把血液樣本再送去實驗室分析,結果發現接觸DDT最高的前10%的婦女罹患乳癌的機率多了4倍。
頭痛的是,如果不能儘快找到年輕女性乳癌與肺腺癌增加的原因,這個世代到了四、五十歲,罹癌會陡升。
年輕人是「被遺忘的癌症世代」?
不僅是某些癌症年輕族羣發生率高,年輕族羣的癌症存活率也最差。
相較於年長與幼年癌症族羣受惠於醫學進步,得到較佳的藥物與治療,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發現從1975年以來,15~40歲年輕族羣的癌症存活率幾乎沒有成長(見上表),美國《》以「被遺忘的癌症世代」爲標題報導,《》也同樣報導了此項發現。國健局初步統計臺灣癌症登記表示,臺灣年輕族羣的癌症存活率比美國還差,但不願意提供具體數字。
「青少年與年輕人的癌症和成年人表現有很大不同,對此,我們有很大的知識鴻溝,」研究發表人波士頓唐納法博癌症中心主任(Dana-FarberCancerCenter)歐布靈頓(KarenAlbritton)對《》說。
由於癌症治療的試驗都是針對年長族羣,造成年輕人化療反應較差,也因爲市場小,藥廠沒有開發針對年輕癌友的標靶藥物,甚至還有其他年齡層沒有的「後作用(lateeffects)」,如心臟病或得另一種癌症。
嘉義長庚醫院內科部長與長庚大學醫學院副教授陳明岐分析臺灣乳癌病人資料發現,50歲以前罹患乳癌的女性,得到第二個癌症的機率比50歲以後罹患增加四成三。
「即使是同一期別,只要是年輕罹癌,都是復發機會高、腫瘤發病時間長、惡性高,」奇美醫院柳營分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黃文聰從經驗來看。
和信醫院乳癌治療團隊發表在《乳癌研究與治療》的研究也發現,40歲以下發病的病人在臨牀上較40歲以上的乳癌更具攻擊性,以第一期爲例,40歲以上族羣有95%存活率,但40歲以下族羣存活率卻只有65%。
黃文聰自省提出擔心,臺灣癌症臨牀試驗也習慣將18~80歲視爲同一族羣,其結果就像「年輕人去打銀髮組的球賽,藥物反應不夠強。醫界一直在倡導以病人爲中心、癌症治療要量身訂做,不能只是口號」。
確診時間拖長,是其他年齡的兩倍
不只是癌症治療,年輕人罹癌也比較晚被診斷出來。例如大腸癌會被誤認爲是便祕、胃癌會被誤認爲是胃發炎。
美國與加拿大的研究發現,年輕癌友尤其是青少年常因年齡因素被排除,被確診爲癌症的時間是其他年齡層的兩倍。
資深媒體人黃創夏35歲時摸到臉旁有個小凸起,不痛不癢,女友堅持他去就醫,去皮膚科就診後,醫生說是「發炎」,要他回去擦藥,擦了一個月,小凸起長成五元硬幣,女友覺得不對勁,自力救濟打電話給認識的醫生,叫他趕緊到醫學中心去,又經過林林總總的檢查,小凸起已經變成高爾夫球大,才終於確診是淋巴瘤。
獨特的癌症經驗
舉例來說,年輕乳癌患者在化療前,爲保留生育能力,要施打保護卵巢的藥劑(俗稱肚皮針),全數要自費,乳癌病友協會希望未來爭取健保給付。
年輕病友有些人還有年幼子女,《癌症(Cancer)》期刊才剛公布一項研究,美國150萬個癌症患者正在與18歲以下的子女共同生活。罹癌後該不該告訴孩子?還是保密?是個艱難的抉擇。
有位乳癌患者因爲隱瞞得乳癌,現就讀幼稚園的孩子不解地對掉發的媽媽說,「媽,妳怎麼那麼醜,」這位媽媽爲了要維持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刻意遠離孩子,即使離世了也不讓小孩參加喪禮。
「不要輕易做出隱瞞的決定,會對父母、子女留下更大的苦痛,會不解我的孩子(或父母)爲什麼要瞞我,萬一癌末,也喪失了最後相處的機會,」曾做過「罹癌父母與年幼子女依附關係」研究的嘉義大學幼教系主任葉鬱菁說。
職場也是年輕癌症病人要面臨的難題。要不要辭掉工作?治療結束後漫漫人生該不該重返職場?重返職場面對生熟不一的同事又該說到什麼程度?
英國癌症患者協會調查發現,癌症患者接受癌症治療後,幾乎都辭掉工作,因爲很少機構提供協助和應變方案,讓癌症患者深感「疏離、缺乏自尊,沒有自信做好工作」。
職場也沒有準備要面對愈來愈多的罹癌者,而且也沒有討論疾病隱私權應該保護到什麼程度。
兩年前罹患乳癌、37歲的吳雅倩治療結束後想找工作,筆試時填個人資料有「慢性病」一欄,她想了想,寫下需要一個月看診一次,之後工作就再也沒有下文。
相較於國外年輕癌友最大的需求是財務支持,臺灣因爲有全民健保,另有需求。乳癌病友協會的調查發現,年輕乳癌病友最需要的是家務勞動的協助。「很多乳癌癌友治療後醫生建議不要提重物,這樣怎麼買菜?」乳癌病友協會執行祕書盧怡秀解釋。尤其青壯年癌友通常還是家庭主要照顧者,要照顧老小,對家庭的衝擊更大。
年輕人罹癌後除了實際生活上的需求,影響最深遠的還是自我認同。得到癌症後,人生從此不同,或許目標、夢想變得不切實際,原本獨立自主了,又要被老父老母照顧。
「男的怕沒用,女的怕嫁不出去,」常有年輕癌友來找黃創夏談,他得出的結論。
趙大鼻治療結束後開始找工作,看到自己之前在人力網站所登錄的資料,啞然失笑,「以前的抱負、不知天高地厚的自信,很可笑的天真,」現在因爲有疾病拖着,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工作。
癌症降臨,仿佛被迫從疾駛的人生快車走下來欣賞田園風光,但沒有任何事比疾病更能逼視自己的價值觀,重新評價自己。
當年輕人得癌症,催促平凡人要變成不平凡。年輕癌友的經歷令人痛心,也令人振奮,他們心中充滿痛苦,也充滿勇氣。
「和癌症一起活下來,過來人不只是個名詞,而是態度,」31歲罹癌的卡爾說。
乳癌病友協會祕書長林葳婕在39歲罹癌,一路順遂的她,人生瞬間跌入谷底,後又因爲誤診,經過兩次手術,拿掉左邊乳房,胸口留下一條難看的疤。
她不懂菩薩爲什麼給她這個功課,大量閱讀玄學、佛學後,她悟得人生要活在當下,但當下不要苦,要fun(有趣)、要幫助別人,「不甘別人疼(捨不得別人痛),」她用臺語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