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骨盆有什麼意義?產後骨盆疼痛如何防治?骨盆變形如何恢復?

俗話說,屁股大的女人生孩子容易。因而,屁股大小也是被老一輩的人作爲挑選兒媳婦的標準之一。女人屁股大,即骨盆大,能完成生兒育女的重任,是因爲體內有神奇的子宮和能供胎兒娩出的通道——女性骨盆。女性骨盆是支持軀幹和保護盆腔臟器的重要器官,又是胎兒娩出時必經的骨性產道,其形狀、大小直接影響分娩的過程。下面與小編一起來探索骨盆的奧妙。

骨盆的組成

骨盆由骶骨、尾骨及左右兩塊髖骨組成。關節包括恥骨聯合、骶髂關節和骶尾關節。連接骨盆各部的主要有兩對重要韌帶:骶結節韌帶和骶棘韌帶。骶結節韌帶是連接骶骨、尾骨和坐骨結節之問的韌帶。骶棘韌帶是連接骶骨、尾骨和坐骨棘之間的韌帶。骶棘韌帶寬度即坐骨切跡寬度,是判斷中骨盆是否狹窄的重要指標。妊娠期受性激素影響,骨盆韌帶略鬆弛,有利於分娩。

骨盆的分界

以恥骨聯合上緣、兩側髂恥緣及骶岬上緣的連線爲界,將骨盆分爲上、下兩部分。分界線之上爲大骨盆,又稱假骨盆,與產道無直接關係,假骨盆某些徑線長短可作爲了解真骨盆大小的參考。分界線之下爲小骨盆,又稱真骨盆,是胎兒娩出的骨產道。

真骨盆有上、下兩口,即骨盆人口和出口,兩口之間爲骨盆腔。骨盆腔的後壁是骶骨與尾骨,兩側爲坐骨、坐骨棘、骶棘韌帶,前壁爲恥骨聯合與恥骨支。其中兩坐骨棘間徑的距離是衡量中骨盆大小的重要徑線,也是分娩時判斷胎先露下降程度的重要標誌。兩恥骨降支形成的夾角稱恥骨弓,正常值爲90°,此角度可反映骨盆出口橫徑的寬度。

骨盆的類型

1.女型

女型骨盆爲正常女性骨盆,入口呈橫橢圓形,人口橫徑較前後徑稍長。骨盆側壁直,坐骨棘不突出,恥骨弓較寬,坐骨棘間徑≥10cm。女型骨盆在我國婦女佔54%,最常見。

2.扁平型

扁平型骨盆入口呈扁橢圓形,橫徑大於前後徑,恥骨弓寬,骶骨失去正常彎度,變直或呈深弧形,因此骨盆淺。扁平型骨盆在我國婦女約佔25%,較常見。

3.類人猿型

類人猿型骨盆人口呈長橢圓形,人口前後徑大於橫徑,坐骨棘較突出,坐骨切跡較寬,恥骨弓較窄,骶骨後傾,因此骨盆前部較窄而後部較寬。類人猿型骨盆在我國婦女約佔15%。

4.男型

男型骨盆少見,人口略呈三角形,骨盆兩側壁內聚,坐骨棘突出,坐骨切跡呈高弓形,恥骨弓較窄,骶骨直而前傾,出口後矢狀徑較短,因此骨盆腔呈漏鬥形,常導致難產。

骨盆測量的意義

骨盆影響分娩方式,骨盆測量的時間每個醫院都不同,多數醫院在孕28~38周時進行,也有醫院在初次產檢時就測量。骨盆的大小和形態對分娩的快慢和順利與否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狹小或畸形骨盆均可引起難產,如果經骨盆分娩異常困難,則只能進行剖宮產了。

骨盆的大小,是以各骨之間的距離,即骨盆徑線大小來表示的。目前在骨盆測量中所採用的骨盆徑線值,是許多正常骨盆的平均數值。

骨盆的大小與形態都很重要。骨盆形態正常,但各條徑線均小於正常徑線最低值2釐米以上時,就會發生難產。即使骨盆形態輕微異常,如果各徑線均大於正常低值徑線,也可能經陰道順利分娩。

產後骨盆疼痛的防治

產後有時會出現骨盆疼痛的現象。一般來說,產後出現骨盆疼痛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產婦分娩時產程過長、產時用力不當、姿勢不正、胎兒過大以及腰骶部受寒或骨盆某個關節異常病變等造成了恥骨聯合分離或骶髂關節錯位而發生疼痛。

1.避免劇

undefined

烈運動,預防產後出現骨盆疼痛。

首先,女性在孕前就要診治好某些易導致骨盆疼痛的疾病,如關節結核、風溼症、骨軟化症等。想要孩子的女性應在懷孕前治癒這些疾病,然後再考慮妊娠。其次,孕婦在妊娠期間要注意多休息、少活動,要適當運動,而不要做過分劇烈的鍛煉,儘量避免腰部、臀部大幅度地運動或急劇的動作。最後,產婦在產後避免過早下牀或在牀上扭動腰、臀部。

2.注意保養,可採用推拿治療。

一般來說,產後骨盆疼痛過一段時間後,比如幾個月或者1年左右的時間,會自然緩解。如果疼痛長期不止,可採用推拿方法治療,同時可服用消炎止痛藥,促進局部炎症吸收。

產後骨盆恢復鍛煉

不管順產還是剖宮產,分娩之後骨盆都會比孕前變大。骨盆恢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身體機能的配合,骨盆完全恢復可能要等到產後8個月甚至1年以後。傷口癒合後,不妨練一練骨盆恢復操,不僅可以讓骨盆恢復得更快,也有助於鍛煉陰道、肛門括約肌的力量,陰道鬆弛者也不妨練練,方法爲:

靠牀沿仰臥,臀部放在牀沿,雙腿挺直伸出懸空,不要着地。雙手把住牀沿,以防滑下。雙腿合攏,慢慢向上舉起,向上身靠攏,雙膝伸直。當雙腿舉至身軀的上方時,雙手扶住雙腿,使之靠向腹部,雙膝保持伸直。然後,慢慢地放下,雙腿恢復原來姿勢。如此反覆6次,每天一回,可常年不輟。